“當中國茶遇上法國酒”——中歐班列的開行,讓歐洲的紅酒、汽車、化妝品、服裝、皮鞋、鐘表、美食等產品更多更快地走進了中國市民的日常生活,廣受歡迎的中國商品也通過一列列火車運往歐洲,進入歐洲居民的家庭。
今年一季度,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93列,同比增長175%,其中回程班列198列,同比增長187%,已經超過去程班列的一半。“這說明歐洲的貨源正在擴大,中歐班列越來越為歐洲所熟知。”中鐵集裝箱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高增金說。
4月15日,滿載著四川以及周邊省市企業生產的筆記本電腦、家用電器等出口貨物的X8086次中歐班列從成都集裝箱中心站順利開出。這是今年以來從成都開行的第125趟中歐班列。
4月17日,部分來自德國的路虎汽車在成都鐵路口岸查驗平臺卸車。不久后,這些平行進口車將進入成都及周邊地區居民的家庭。
據成都陸港公司站場部經理劉忠杰介紹,歐洲進口的整車搭乘中歐班列,只需12天便可從歐洲到達成都。“通過中歐班列進口整車,客戶從下訂單到提車,只需大概25天。過去走海運需要45天到3個月。”
遠在波蘭,華沙郊外,歐洲規模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GD中國商城就坐落在這里。500多戶商家長期在此從事進口貿易,物流長期依靠海運。
如今,中歐班列建立起了波蘭與中國間的第一條陸路物流大通道。一些“嗅覺靈敏”的商家已經行動起來,正在計劃從單一的進口貿易向進出口并舉轉變,利用中歐班列相對價格低、時效快的優勢,向中國市場銷售波蘭的牛奶、肉類、水果等優質農副產品。
作為中歐班列在波蘭的合作方,哈特蘭斯物流公司已著手利用中歐班列向中國市場推介更多的波蘭產品。公司首席執行官托馬什·格熱拉克表示,公司的跨境電商平臺“肖邦美食”已經在京東上線,下半年還將在成都舉行波蘭家具的專場推介活動。